高景之

希望爱玩的自己,不成玩家而成杂家。
平平无奇的追剧·恋爱脑·少女,后现代女性主义。
剧作短评向、美图鉴赏向,欢迎关注。

上海堡垒

null
我没贡献电影票。优酷首页推给了我,开心地点开,抱着“一探究竟为何这电影的口碑会这么差”,加上我很吃鹿晗的颜,考完试的第一个(也是最静心的一个)夜晚就献给了它。

这个剧鹿晗不能背锅,谁来演男主都一样地尬。

的确不好看,看得我尴尬症发作。我仔细想了下,类似题材的《流浪地球》《红海行动》——相似点是英雄主义情怀,漫威式“拯救世界”系列片暂不拉入这个比较行列——就谈谈中国的这俩,撑起英雄主义的绝不仅仅、甚至不主要是男主的气概、特效,而是灾难大设定(主线)+小人物间的情怀(副线)。

论“灾难”的主情节线,《上海堡垒》实在让人不敢恭维,战略上,航母说来就来,能打中就能击退,情节过于简单,除了“声东击西”战术外好像没啥称得上战术的点。打斗、防御战基本没什么看点,无脑无逻辑,入侵者如影随形,防御者疯狂地打,特效看得有点儿审美疲劳。战略上《流浪地球》半斤八两,但我觉得《流浪地球》情节设定上人类某总部放弃地球的“一盘大棋”,这个情节背后的伦理、政治考量,比《上海堡垒》里尴尬的圆桌会议,高了不止一个段位。而打斗戏,《红海行动》具有极高的可看性,至少观众的心是紧跟着小分队走的,真实地为他们揪着心,至少真实体现了特种兵作战的专业型,狙击小哥儿令人难忘。

再看“小人物情怀”的副线,《上海堡垒》整个电影看完,仔细想想每个人物都“令人没什么印象”,很扁平。“小人物间情怀”这条副线里的主线是鹿晗的暗恋,副线是战友情。前者很不明不白地一见钟情,观众像是在强吃一个“暗恋”的设定,毫无代入感;后者也很尬,铺垫战友情的桥段好像只有天台喝酒畅聊理想,这种烂梗毫无新意,于是战友情也没铺垫好,观众又只能强吃设定了。事实是,整部电影中所有的人物关系都给人“强吃人设”的尴尬感,比如杨建南“表白”林澜,得四小只隔着电视喊出来塞给观众;比如林澜的人设全靠她的自述,讲给观众听。

众所周知语言苍白,能演就别自述,平淡处见波澜地演最扣人心。

《流浪地球》草蛇灰线地铺出了男主的立体人设,他的成长环境、背景,看他和爷爷、妹妹相处的日常,观众会觉得他很真实,他的每个选择、每个行为都“很合理”,吴京也没句句自白“爸爸爱你啊,爸爸没得选啊”。《红海行动》时隔太久我已经快忘了情节,但有一些印象深刻的点忘不掉,像“吃糖就不疼了”,战友间互损的日常也给观众挺强的代入感的。

所以,这怎么看都是剧本/导演的锅咯。 江南的原著没看过,是原著还是改编的锅不予置评。

评论 ( 2 )
热度 ( 8 )
 

© 高景之 | Powered by LOFTER